您的位置:首页  ->  创建活动
城乡环境治理如何走出怪圈?
发布日期:2022-01-06 来源:永嘉县文明办 字号:[ ]

近年来,我县全力做好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本网《永嘉聚焦》栏目每周二期对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监督报道,不少曝光点在整治后又死灰复燃、迅速反弹,甚至边整治边反弹,敷衍整改,其主观根源究竟何在?如何强化源头治理、科学施策、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呢?

现场调查:农村环境:“整一整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是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今年,本报《永嘉聚焦》栏目集中曝光了我县部分村庄的环境乱象,其中大部分还是旅游村和示范村,近日,记者对这些村庄进行了回访,发现部分村庄整治出现反弹。

岩坦镇源头村是环境优美的旅游样板村,然而同属源头行政村的岩门自然村环境却是相差甚远,到处乱搭乱堆,日常保洁十分不到位。前期本报进行了多次曝光,然而整治不彻底,反弹现象十分明显。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岩门自然村,发现前期部分整治点还是出现了反弹,房前屋后废弃木板、酒缸、柴火等杂物乱堆乱放现象重现。村民们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在报道刊登后,对村内的违建小屋进行了拆除,并将散养的家禽集中到离村庄比较远的地方圈养。但是后续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在管理时,村中环境是有所改善,而管理一松懈,一些角落处又有一些家禽重新散养。”

同样在枫林镇枫岭社区徐家湾,原本房前屋后存在大量旱厕、家禽养殖棚,“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该处脏乱现象在今年上半年已被多次督查发现,直至今年9月份进行了重拳整治。然而,近期记者再次回访发现拆后的空地未及时进行绿化和改造,被圈养起了家禽。“旱厕拆除后只设置了几个临时厕所,不能满足村民需求。”村民徐先生说,镇里开展旱厕改革、违章拆除等环境整治,他们都十分支持,但应拆改并举,腾出发展新空间,比如建公共厕所等。记者从枫林镇政府了解到,徐家湾明年才有建造公共厕所的打算。

作为永嘉的旅游样板村和示范村,均存在环境管理薄弱问题。农村保洁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村环境存在既有“硬件不硬”的问题,也有“软件太软”的问题,既有传统习惯和文明程度的问题,也有政府管理不细致不到位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我县的对外形象。

另外,滩林美是楠溪江独有的金名片。但是由于目前我县缺乏正规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广阔的楠溪江滩林成了天然的垃圾消纳场,频频出现建筑垃圾偷倒行为。近日,记者来到岩头镇烘头村外面的滩林,此前该点多次反弹,堆放的建筑垃圾仅做推平处理。记者看到,如今又死灰复燃,大量的渣土、碎瓷砖等建筑垃圾,夹杂着塑料袋、泡沫盒等生活垃圾堆成了小山,侵占滩林与溪床,占据了该村后山的泄洪道,也给水源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路旁的山坡处也是倾倒了大量白色垃圾。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和村社一般只是对现场进行表层清理,往往一边整治一边反弹,并且因为没有做相应的巡查监管长效机制,无法杜绝反弹现象。

沿江城镇:垃圾偷倒、汽车乱停、占道经营等现象层出不穷

而在沿江地带,因为城市的集聚效应,“脏乱差”现象几乎是每个城市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学校和农贸市场周边垃圾偷倒、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层出不穷。政府相关部门曾大力整治。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环境干净一段时间,脏一段时间,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形成了恶性怪圈,并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在县城下塘小学门口,每天都有大量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和许多车辆随意停靠。”住在学校附近的张女士说,该现象不仅影响市容还造成道路交通拥堵。10月份,本报永嘉聚焦栏目进行了曝光。随即,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全面整治。但是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该点,此时已过上学高峰期,人行道上、机动车道上以及十字路口等区域还是出现流动商贩,人员大量聚集。另外,许多车辆随意停放影响道路交通。学校的门卫告诉记者,平时执法人员有进行现场管理,特别上下学高峰期,但是只要执法人员一离开,商贩就蜂拥而至。“赶不走,最初管理半个月已经没有商贩摆摊了。但是这段时间管理一松懈,商贩们又摆起来了。

此外,农贸市场是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前天,记者对县城几个农贸市场周边进行实地探访,发现还存在乱堆放、垃圾清理不及时、占道经营、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在上塘城关农贸市场,看到门口被各种车辆堵住,车辆随意停靠两侧,占据三分之一的车道,人行道被三轮车、自行车、电动车挤满,杂乱无序。而在该市场的后门两边摆满了各种菜品,侵占了通行道路。地上菜叶满地,无人清扫,三轮车、摩托车随意停靠在道路边。对此,现场管理人员吴先生也是一脸无奈,他说:“平时市场外面会有两到三个人负责打扫,但是经常忙不过来,往往扫了没一会儿又丢起来了。”所以,吴先生说全天候保持干净不太可能。

同样在上塘综合农贸市场,周边自产自销区域商贩们摆放杂乱,而各个出入口也被倾倒了大量的垃圾,垃圾桶未分类摆放,且清理不及时。划定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停靠区域被私家车乱停放,或者成了垃圾堆放点。市场管理员表示,目前内部管理比较规范,但是外围他们每天也有定时进行清扫,但是在销售高峰期,他们就没办法及时管理。

另外,在城西农贸市场的后门道路上,有大量商户跨门经营、非机动车道被挤占,市场西侧嘉泰街上本就狭窄的道路上也有很多流动摊点,严重影响市民通行。商户们说,平时这里管理比较严格,他们就跟执法人员“打游击”。“平时管理人员只要是车子开过来,就马上跑到巷子里,人走了就再摆回去。”

部门回应:持续推进环境整治 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针对城乡环境问题,记者走访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汤淮表示,近年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直在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文明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特别农贸市场、校园周边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没达到预想的成效。像市场和校园周围的管理是动态的,一旦管理上有宽松就会出现反弹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把责任分解到各中队并落实到人,通过考核等机制推进长效管理。对人员进行网格化,把每个地段具体落实到一个人,然后出台相应管理政策和措施,并与交警等部门联合错峰管理。

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整治中不能搞一阵风式的“突击运动”,而是要建立系统治理、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探索并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要想持续维持干净整洁,政府部门、村社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整治与管理相结合。

记者从县农村农业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美丽田园创建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两最三美”评选、“十大美丽行动”等系列活动,全力做好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较薄弱,村民环保意识薄弱,不少整治点位容易死灰复燃,迅速反弹,整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一个是农村旱厕问题依旧存在。据了解,我县共有登记在册旱厕约1.6万个,今年5月开展农村厕所排摸整改以来,大部分旱厕已完成拆除,但小部分旱厕仍“顽强”存留,严重影响村居环境。再一个是田园整治反弹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县村居整治工作范围逐渐从村庄内扩大到田园里,并开展了美丽田园创建行动,有效提升田园整洁化、生态化、景观化水平,让美丽田园成为我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部分区域田园在整治后迅速反弹,清理的田园垃圾没有多久又出现堆积,拆掉的鸡鸭棚隔段时间又重建继续养殖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也一直在探索建立田园整治长效机制。

党代表观点

党代表李奇东: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村居环境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治。因此,城乡的环境要变美,变宜居,不仅仅要靠行动来整治,也需要群众积极参与配合。

首先要抓好“垃圾”这件小事,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的保洁人员已经在着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但要让人居环境变美,变宜居,除了集中清理垃圾之外,还需要群众配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乱倒乱丢垃圾,如在田园务农遗留下来的农业垃圾要及时清理,不在田园露天焚烧秸秆。

其次是抓好“厕所”这件小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淘汰旱厕已成必然。群众要了解旱厕对农村发展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积极配合开展厕所改革。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摸底,加快旱厕拆除进度,并根据各村实际需求及时建设公厕。

最后是抓好“占道”这件小事。通过集中整治,许多占道搭建的违建建筑、鸡鸭棚都被拆除,占用公共区域乱堆乱放物件也被清理。但整治过后,能否保持住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还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不私搭乱建,不占道乱堆,才能让我们的人居环境变得更美。

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守护者和建设者,只有大家共同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的行动中去,才能让我们的村庄保持整洁,永远美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