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气持续高温无雨,桥下镇田园村1700余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0月24日,在桥下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积极努力下,经过2个多月施工建设,田园村自来水工程临时取水点正式通水,村民终于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村民吃水一直比较困难
是日上午9时,记者在田园村临时取水点看到,纯净的自来水从5个水管口喷涌而出,已经断水几天的村民们听到这一好消息,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提着水桶依次排队等待取水。“共产党真好,给我们解决了吃水问题,现在我不用担心了。”今年83岁的邵弟弟拎着水桶高兴地说。
“我们田园村有桐园、油溪、殿后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1700多人,10多年来村民吃水一直比较困难,村民都是从山上或溪边挑水吃。”桥下镇田园村村支书季建国告诉记者,今年在县人大、镇人大的帮助下,田园村自来水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及时解决了全村及周边村11000多人急需用水的燃眉之急。
“桥下镇徐岙片供水工程总长6.7公里,起点为桥下镇京桥社区,终点为徐岙村村委会,工程从今年8月进场施工到10月初,仅用两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主管供水工程,比原定半年工期提前了4个月,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0%。”桥下镇自来水公司经理虞建用告诉记者,作为城镇供水的延伸工程,下一步,将根据实际做进一步推进,实现村网改造到户,彻底解决百姓吃水难题。
代表参与解决群众难题
“现在吃水特别方便,水质比原来好多了,达到国家标准了。”桥下镇人大代表、田园村村委会副主任麻纪苗说,今年田园村遭遇40年不遇的干旱,尤其是6月1日开始到10月24日之前,全村生产生活用水十分紧张。群众积极向我们代表反映,我们在积极走访了解后,把问题及时向桥下镇人大及县人大反馈,得到了县、镇人大的大力支持。
为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桥下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走访调查,了解辖区内群众用水情况,实地查看旱情,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做好群众安抚工作。“我们代表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调查后,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推进会,最终顺利推进了工程建设,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桥下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常务副站长陈然艳告诉记者,今年开始,桥下每个人大代表都有代表码,群众只要扫代表码,就可以直接把问题反映给代表,沟通渠道比之前更加方便快捷。
社情民意“全天候”收集
今年,桥下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承接全省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创建试点,代表履职从“线下”向“线上”拓展,从“站内”向“站外”延伸。成功打造了工程品牌“桥事e站”,实现社情民意的“全天候”收集和“全流程”处理,更好地践行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升增强了履职实效,有力助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
“为推动代表履职模式从‘线下’向‘线上’拓展,我们代表履职通过扫‘代表联络站码’和‘代表码’,实现全天候接待24小时收集民情民意;代表联络站每周三坚持‘请进来’,常态化开展接待选民活动;每月主动‘走出去’,进村入户、到田间(车间)地头、代表联络点,把代表联络站活动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县人大代表陈光袖说,这次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就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的优势。期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宝锋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指导,有力推动了工程快速上马,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自桥下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承接全省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创建试点以来,始终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拓展业务提升和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建设“双轮驱动”,“桥事e站”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参与群众达413人次,解决问题37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