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载“诚信永嘉”建设与“温州诚信日”相伴同行,让诚信这一城市文明基石深深融入发展血脉。近年来,我县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筑牢失信治理防线、完善信用修复机制,让诚信成为社会共识与发展动能,引领各方乘“信”前行。
以典型为镜,汇聚诚信暖流
发展为“本”,诚信为“根”,榜样为“引”。近年来,我县以诚信全体系建设筑牢基层治理“定盘星”,始终坚持榜样引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展示信用建设成果,依托“浙江好人”“温州好人”“永嘉好人”等评选活动选树典型,让诚信正能量浸润在我县每个角落。
医者黄爱中二十余年守诺行医,宁亏自身也要践行承诺,还成立“诚信基金”奖励守诺者,与诚信经营户结对共筑诚信生态;企业家徐建国创业30余年以信立企,将诚信置于经营首位,获评“浙江好人”;公交驾驶员陈时雪、售票员郑彩平拾获高价物品后严谨上交、快速寻主,彰显职业诚信;村民陈启轩身为低保户,拾获8 万元钻戒毅然归还,直言“政府救过命,千金必还”……这些平凡人的行动,无不诠释着诚信的本真。
身残志坚的邵则长同样以信立身,即便企业亏损仍借钱为员工发薪。返乡后,他带动残疾朋友组团创业,成立农业公司、残疾人孵化创业园等,助力千余名残疾人“站”起来,个人也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浙江好人”等多项荣誉。2024年,马文隽、徐敏敏等20名经营户获“诚信经营‘践诺者’”称号。
一批批诚信典型、道德模范持续涌现,让诚信成为永嘉人的共识与行动指南,这些先进典型化作集聚诚信共建正能量的“金字招牌”,生动展现着永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以创新为翼,激活诚信价值
坚持产品创新,是“诚信永嘉”建设向深向实的生动实践。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引导我县企业强化信用管理、提升信用效能,让诚信成为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走进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机器人精准作业筑牢阀门品质——作为工业“咽喉”,阀门安全关乎重工业运行,诚信与品质因此成为企业立身之本。负责人陈孙娒深谙此道,其秉持的“以诚信为基、以质量立信”理念,更带动了整个阀门行业的质量升级与服务优化。去年获评“永嘉好人?诚信经营‘践诺者’”,企业也荣获浙江省AAA级 “守合同重信用”称号。
在永嘉上塘滨江工业园区,君品集团的生产场景同样彰显着诚信底色。这家扎根“中国泵阀之乡”的企业,以通用设备制造为主,业务涵盖多元领域。车间内,从原材料检验到成品出厂,每道工序都贯穿着严苛的质量管控——这源于企业对诚信经营的坚守:不仅严守契约精神,获评2023年省AAA级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更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API、CE等多项认证,出具《“浙江制造”认证质量诚信报告》,用实打实的生产细节与管理规范,让诚信成为看得见的产品竞争力。
记者从县发改局了解到,我县依托全市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法人、社会团体及户籍人口信用档案全覆盖;健全高效应用渠道并推进信息共享交换;同时扎实推进“信易贷”应用以信用信息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在此基础上推动出台涉执信用修复专项方案,助力失信主体纠正行为、诚信履行,并推进正向激励,加强与多部门信用信息共享互认,保障修复主体不受差别待遇,激发其诚信守法积极性,这些举措持续传递珍视、维护、构筑诚信的决心,将诚信理念深植生活肌理。
以机制为纲,夯实诚信根基
深化诚信建设是我县推进“8?8诚信日”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我县通过机制完善、部门联动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坚实的诚信建设保障体系,让守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
“我们聚力协同联动,严把失信惩戒‘增量入口’,围绕‘调查、审查、实施’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闭环失信惩戒机制,从严规范惩戒措施适用。”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我县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助力失信主体“松绑解绊”,通过精准评估失信主体的履行能力与诚信状况,建立退出、指导、约束“三张清单”,实现清单式动态施策;同时强化正向激励与宣传引导,推动守法诚信蔚然成风,充分发挥信用惩戒与激励的双向作用,突出修复成效与激励导向,营造全社会共建诚信体系的浓厚氛围。
部门联动成效显著:市监局去年引导拟入严重失信名单企业修复信用,确保无新增;清理“僵尸”企业,压减失信存量。税务领域亦有新突破。
值此第二十四个“永嘉诚信日”,我县将通过多样宣传弘扬诚信文化。下一步,还将加大执行力度清退无存续力企业、优化信用修复机制,让“信用永嘉”根基更牢、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