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泰顺:“文明微管家”,基层治理的红色风景
发布日期:2025-09-11 来源:永嘉县文明办 作者:郑万云 字号:[ ]

在泰顺县的老旧小区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微管家”成了最动人的风景线。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清除“牛皮癣”、打扫散落垃圾、整理乱堆杂物等,悄然重塑着社区的容颜。居民们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文明新风渐起,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由此焕发。 根治“牛皮癣”顽疾 还原小区“素颜美”

日常保洁勤弯腰 环保劝导暖人心

“文明微管家”是小区环境的忠实守护者。他们手持夹钳与垃圾袋,穿梭在房前屋后、绿化带间,弯腰拾起零星散落的果皮纸屑、烟头塑料等生活垃圾,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他们不仅身体力行清理垃圾,更化身接地气的环保宣传员,用亲切的乡音劝导居民爱护环境,共同维护小区环境。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清洁与劝导,让小区及周边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显著改善。

老旧小区楼道、墙面、公共设施上的“牛皮癣”小广告,不仅污染视觉,更影响社区品质。“文明微管家”们备上小铲子、喷壶等工具,化身“美容师”,定期对小区内乱张贴、乱涂写的小广告进行“地毯式”清理。遇到黏得紧、刮不掉的 “顽固分子”,就及时拍照上报社区或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老旧小区的墙面逐步恢复了整洁,还原了小区应有的“素颜美”,提升了居民的视觉舒适度。

守护交通“微循环” 规范停车保畅通 

“文明微管家”在规范停车秩序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早晚高峰时,他们守在小区入口和狭窄路段,善意劝导乱停车的居民规范停车。同时,看到乱停放的非机动车,就顺手将其停放至规定区域,并对车主进行宣传引导。一来二去,居民的规范停车意识越来越强,保障消防通道、人行道的畅通,从而有效维护了小区内部交通的“微循环”。

巧用乡情疏通道 杂物清理解难题

杂物堆放是老旧小区的“老大难”,不仅堵了楼道通道、损了小区颜值,更藏着火灾等安全隐患。“文明微管家”发挥“熟人网络”的优势,主动上门,巧用邻里情分,以唠家常的方式,讲明堵塞通道的影响。碰上舍不得扔的老人,他们就陪着分类整理,能卖钱的主动帮忙联系废品站上门回收,没用的就组织志愿者帮助清运。这种带着温度的沟通、实打实的帮忙,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居民开始自觉清理自家门口的杂物,共同守护楼道的畅通和整洁。

自“文明微管家”治理模式推行以来,泰顺县已组建35支队伍,吸纳业委会成员、网格员、社区志愿者380余人,开展的环境整治、秩序维护、邻里互助活动,累计服务居民超3.9万人次。小区内垃圾明显减少,楼道杂物堆放有效清理,墙面小广告大幅减少,车辆停放更加规范有序,居民对“文明微管家”的认同感持续升温,这些看似微小但关乎民生获得感的行动,让文明创建真正落细、落小、落实。